90后恋爱大数据:“90后,比任何一代人都更加现实”
文章分类:约会技巧 发布时间:2023-01-10 阅读: 34638
01.
前几天公司聚餐。
闲聊之时,90后同事菜菜说到自己和男友分手了,谈及分手原因:未出轨,没变心,有感情,只可惜人生规划不同。
菜菜说:“男友对赚钱这事,没什么动力。我不行,我坦坦荡荡一俗人,就喜欢在奋斗中拥抱金钱的味道。我不在乎前男友穷,却在乎他明知穷而不上进。虽说我们感情没什么问题,但继续这样下去,早晚深陷于爱情与面包的剧烈冲突中,痛苦万分。所以,与其随着感情越来越深,而更难分手,还不如早做了断。”
听完菜菜的话,在座的多数同事也频频点头,表示赞同。
的确,菜菜这番直白的说辞,也倒像是如今年轻人恋爱观的缩影。
从前那个车马邮件都慢,有情饮水饱的时代真的过去了。
以前的人,尽管也有关于金钱等各种各样的问题,但他们似乎不会把这些看得太重。
而到了8090后,就能很明显地发现,他们在追求爱情的时候,往往也要顾及物质的保障。
甚至于对90后来说,这些问题更是敞开了说,他们赤裸裸地摆着来面对,毫不忌讳,就像同事菜菜这般。
他们会很理解,女生要彩礼不是图钱,只是要有一份保障、一份安全感;
他们认为恋爱没有不花钱的,所以会很愿意在恋爱中付出,也乐于接受别人的付出;
他们会喜欢自己赚够了钱,能够负担起想要的生活,然后再想着如何去爱。
你看,如今的爱情,正变得越来越务实。
02.
那现在的年轻人在爱情方面务实到什么程度呢?
他们间大部分人认为,不谈付出的恋爱都是耍流氓。所以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喜欢的人花钱、花时间、花精力。
记得前段时间,淘宝发布了一项数据:
这项数据,统计了情人节、七夕节、圣诞节这类恋爱节日里,所有年龄段的消费支出占比。
结果发现,90后一骑绝尘,其中95后更是强悍,光是送钻戒,95后的人数占比在总购买人数中就高达27%。
还有72.2%的95后,愿意在恋爱中每月花费2000元左右,相当于男生一个月给女生送7只高级口红,女生为男生每月买一个游戏掌机。
不过,如果就这样简单地认为90后是冤大头,光谈付出不求回报,那就错了。
尽管90后更乐于付出,但他们在对另一半的期许方面,也是高标准、严要求——近4成女生希望伴侣月收入1万以上,恋爱过程中不要缺少浪漫,同时还需要有房。
据统计,81.6%的95后女生认为结婚一定要有房。
当然,在意这些的,也并不是只有女生。
最新一项包含男女的数据显示:
在70后中,仅47.5%的人认为结婚需要有房,而80后的比例则上调到了61.6%,90-95后高达70.1%,至于95后再往下,就已经是高达74.6%。
不难发现,随着时代在变化,人们的爱情观也逐渐务实起来。
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明白:先生存,再谈爱。
没有物质的爱情,固然也有情比金坚的。
但更多的,还是一盘散沙,容易说散就散。
03.
物质与爱情,在如今这个时代,似乎已经死死捆绑在一起,尤其是对步入青壮年的80、90后来说,更是感触颇深。
我曾经看过一个叫做《中国青年》的视频,里面的内容就谈及到了80、90后的恋爱观。
这是一个每集时长仅15分钟,短短六集,豆瓣评分却高达7.9分的纪录片,它全篇只讲述了一件事情:这一代的年轻人,活得真的太累了。
影片有一幕,让我特别印象深刻。
每天早上的七八点钟,拥挤不堪的北京地铁上,都会迎来数不清的年轻人。
他们低耸着脑袋,每个人的脑门上都刻着“睡眠不足”四个大字,却仍然不知疲倦地奔波在这个忙碌的城市里。
他们中的大部分,活的都很难。
过度的压力加上永远追不上的房价,是在这里挣扎生存的大多数人,最真实的写照。
可即便如此,除了少部分人选择了“逃离北上广”,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咬着牙选择了留下。
片中有个年轻人,在提及自己坚持留在北京的原因时,说:
“其实我可以选择回老家,但我不知道回去要做什么,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吗?我想留在这里奋斗,拼搏出一份事业,给喜欢的人一个安稳的条件,以及一份相对靠谱的保障。没房没车没存款,不敢结婚啊。”
对于他的话,我深有感触。
记得很多年前,80、90后还被称为“垮掉”的一代,没有一点责任感。
“丧”是他们的代名词,买房、结婚等难题,是他们无法言说的痛。
可影片中的众生百态,让人意识到,如今的8090后,他们不是没有责任感,而是他们认为:如果没有办法给喜欢的人一个相对安稳的物质条件,没有办法独自承担一个家庭的重担时,他们宁愿选择不爱、不结婚。
与其说这是不爱,倒不如说他们是不太敢爱;
与其说这是务实,倒不如说他们背负的太多。
04.
有时,我常常在想:“难道面包与爱情,就当真这么难以平衡吗?必须要得到足够多的面包,才敢去追求想要的爱情?”
显然不是。
我想,也许是如今的我们越来越焦虑了。
仔细想想,这个时代,裸婚固然很难幸福。
但那些恋爱、结婚的却也并非全部都是万事俱备。
仍然有不少人身上明明背负着房贷、车贷的巨大压力,却坚持选择恋爱、结婚。因为他们也相信,房款、车款虽然一时半会难以还清,但凭借着两个人的努力依旧可以生活幸福。
物质条件虽然重要,但没有必要因为它,就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,让自己的压力沉重到难以卸除。
就好像电影《21克拉》里的刘佳音和王继伟。
信奉“花钱是美感”的刘佳音,平日里的人生信条是“没有包包毋宁死”,但当她遇到王继伟后,竟坦然地脱下高跟鞋,卖掉名牌包,为了穷光蛋男友到街上卖茶叶蛋。而平日里向来“抠门”的王继伟,在遇上刘佳音后,也心甘情愿花光积蓄为她修好车。
王继伟明白,穷也要过日子啊,如果修好那辆车能让她开心,那就修吧;
刘佳音明白,原来穷也能过日子啊,那两个人共同努力,快快乐乐的就挺好。
你看,也许这才是最好的恋爱状态吧:既不脱离现实,也不过分焦虑。
首先立足于基础的物质条件,然后追求理想的物质条件。
如此的两人相爱,然后一起努力,就很好。
毕竟,这也是一种幸福,你们说呢?
前几天公司聚餐。
闲聊之时,90后同事菜菜说到自己和男友分手了,谈及分手原因:未出轨,没变心,有感情,只可惜人生规划不同。
菜菜说:“男友对赚钱这事,没什么动力。我不行,我坦坦荡荡一俗人,就喜欢在奋斗中拥抱金钱的味道。我不在乎前男友穷,却在乎他明知穷而不上进。虽说我们感情没什么问题,但继续这样下去,早晚深陷于爱情与面包的剧烈冲突中,痛苦万分。所以,与其随着感情越来越深,而更难分手,还不如早做了断。”
听完菜菜的话,在座的多数同事也频频点头,表示赞同。
的确,菜菜这番直白的说辞,也倒像是如今年轻人恋爱观的缩影。
从前那个车马邮件都慢,有情饮水饱的时代真的过去了。
以前的人,尽管也有关于金钱等各种各样的问题,但他们似乎不会把这些看得太重。
而到了8090后,就能很明显地发现,他们在追求爱情的时候,往往也要顾及物质的保障。
甚至于对90后来说,这些问题更是敞开了说,他们赤裸裸地摆着来面对,毫不忌讳,就像同事菜菜这般。
他们会很理解,女生要彩礼不是图钱,只是要有一份保障、一份安全感;
他们认为恋爱没有不花钱的,所以会很愿意在恋爱中付出,也乐于接受别人的付出;
他们会喜欢自己赚够了钱,能够负担起想要的生活,然后再想着如何去爱。
你看,如今的爱情,正变得越来越务实。
02.
那现在的年轻人在爱情方面务实到什么程度呢?
他们间大部分人认为,不谈付出的恋爱都是耍流氓。所以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喜欢的人花钱、花时间、花精力。
记得前段时间,淘宝发布了一项数据:
这项数据,统计了情人节、七夕节、圣诞节这类恋爱节日里,所有年龄段的消费支出占比。
结果发现,90后一骑绝尘,其中95后更是强悍,光是送钻戒,95后的人数占比在总购买人数中就高达27%。
还有72.2%的95后,愿意在恋爱中每月花费2000元左右,相当于男生一个月给女生送7只高级口红,女生为男生每月买一个游戏掌机。
不过,如果就这样简单地认为90后是冤大头,光谈付出不求回报,那就错了。
尽管90后更乐于付出,但他们在对另一半的期许方面,也是高标准、严要求——近4成女生希望伴侣月收入1万以上,恋爱过程中不要缺少浪漫,同时还需要有房。
据统计,81.6%的95后女生认为结婚一定要有房。
当然,在意这些的,也并不是只有女生。
最新一项包含男女的数据显示:
在70后中,仅47.5%的人认为结婚需要有房,而80后的比例则上调到了61.6%,90-95后高达70.1%,至于95后再往下,就已经是高达74.6%。
不难发现,随着时代在变化,人们的爱情观也逐渐务实起来。
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明白:先生存,再谈爱。
没有物质的爱情,固然也有情比金坚的。
但更多的,还是一盘散沙,容易说散就散。
03.
物质与爱情,在如今这个时代,似乎已经死死捆绑在一起,尤其是对步入青壮年的80、90后来说,更是感触颇深。
我曾经看过一个叫做《中国青年》的视频,里面的内容就谈及到了80、90后的恋爱观。
这是一个每集时长仅15分钟,短短六集,豆瓣评分却高达7.9分的纪录片,它全篇只讲述了一件事情:这一代的年轻人,活得真的太累了。
影片有一幕,让我特别印象深刻。
每天早上的七八点钟,拥挤不堪的北京地铁上,都会迎来数不清的年轻人。
他们低耸着脑袋,每个人的脑门上都刻着“睡眠不足”四个大字,却仍然不知疲倦地奔波在这个忙碌的城市里。
他们中的大部分,活的都很难。
过度的压力加上永远追不上的房价,是在这里挣扎生存的大多数人,最真实的写照。
可即便如此,除了少部分人选择了“逃离北上广”,他们中的大部分还是咬着牙选择了留下。
片中有个年轻人,在提及自己坚持留在北京的原因时,说:
“其实我可以选择回老家,但我不知道回去要做什么,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吗?我想留在这里奋斗,拼搏出一份事业,给喜欢的人一个安稳的条件,以及一份相对靠谱的保障。没房没车没存款,不敢结婚啊。”
对于他的话,我深有感触。
记得很多年前,80、90后还被称为“垮掉”的一代,没有一点责任感。
“丧”是他们的代名词,买房、结婚等难题,是他们无法言说的痛。
可影片中的众生百态,让人意识到,如今的8090后,他们不是没有责任感,而是他们认为:如果没有办法给喜欢的人一个相对安稳的物质条件,没有办法独自承担一个家庭的重担时,他们宁愿选择不爱、不结婚。
与其说这是不爱,倒不如说他们是不太敢爱;
与其说这是务实,倒不如说他们背负的太多。
04.
有时,我常常在想:“难道面包与爱情,就当真这么难以平衡吗?必须要得到足够多的面包,才敢去追求想要的爱情?”
显然不是。
我想,也许是如今的我们越来越焦虑了。
仔细想想,这个时代,裸婚固然很难幸福。
但那些恋爱、结婚的却也并非全部都是万事俱备。
仍然有不少人身上明明背负着房贷、车贷的巨大压力,却坚持选择恋爱、结婚。因为他们也相信,房款、车款虽然一时半会难以还清,但凭借着两个人的努力依旧可以生活幸福。
物质条件虽然重要,但没有必要因为它,就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,让自己的压力沉重到难以卸除。
就好像电影《21克拉》里的刘佳音和王继伟。
信奉“花钱是美感”的刘佳音,平日里的人生信条是“没有包包毋宁死”,但当她遇到王继伟后,竟坦然地脱下高跟鞋,卖掉名牌包,为了穷光蛋男友到街上卖茶叶蛋。而平日里向来“抠门”的王继伟,在遇上刘佳音后,也心甘情愿花光积蓄为她修好车。
王继伟明白,穷也要过日子啊,如果修好那辆车能让她开心,那就修吧;
刘佳音明白,原来穷也能过日子啊,那两个人共同努力,快快乐乐的就挺好。
你看,也许这才是最好的恋爱状态吧:既不脱离现实,也不过分焦虑。
首先立足于基础的物质条件,然后追求理想的物质条件。
如此的两人相爱,然后一起努力,就很好。
毕竟,这也是一种幸福,你们说呢?
内容如有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